9月26日,在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陈润生发表了题为《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主题演讲,阐述了生物医药领域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思考。
谈起人工智能大模型,陈润生院士指出,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其基础就是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数据、组学数据、处治数据以及微生物、大气、水文、地质、辐射等环境资料,都是在动态化的时空特征下进行多尺度、高维度、异质化的数据复杂性分析。
“现在年轻人天天讲的ChatGPT,都是基于大模型来预测。目前国内外大模型发展迅速,仅国产大模型就达到116家。目前大模型还进入了生物医药领域,它通过医学影像片子,马上就可以给出诊断。”陈润生说,Google DeepMind公司就是通过处理数以千计的视网膜扫描图像,训练出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该算法可以比人类医生更加高效准确地检查出眼底疾病。
陈润生指出,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就可以将临床医生的诊疗过程凝练成多模态数据智能融合的研究。目前陈润生团队也在研发如何把中医药加入大模型,实现大模型把脉问诊,打造中医药科学大数据平台。
对于大模型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的思考,陈润生表示,数字智能能够逐渐吸收人类创作的所有东西,这正是ChatGPT所做的。走向通用人工智能(AGI)是趋势,在此过程中大模型将出现“涌现”“顿悟”“幻觉”三种现象。一个复杂系统由很多微小个体构成,这些微小个体凑到一起,相互作用,当数量足够多时,在宏观层面上展现出微观个体无法解释的特殊现象,即为“涌现”。“自然语言处理过程中,由于整个计算量的迅速增加而出现的涌现现象,这种现象会不会超过人类知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陈润生解释说。
“顿悟”则是大模型在数据训练量较少的情况下突然学会了其中的规律,这种现象是超出传统计算机能力的。陈润生认为,这是人脑学习的一种模式,学到某一个时间开窍了,计算机不可能出现顿悟,但是大模型会出现顿悟的情况。
“‘幻觉’与‘涌现’是相对应的。大模型给出的结果如果是训练中没有提供的,但是合乎逻辑且客观存在的,那就是‘涌现’;‘幻觉’则是错误或者‘胡说八道’的东西。”陈润生表示,“幻觉”和“涌现”,都是大模型给出的新东西,但其性质不同。现在各领域都在研究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些大模型出现极端情况也是业界专业人士所担忧的。(曹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