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不“遗”,打造不一样的发展密码-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28 19:51:27
来源:新华网

非遗不“遗”,打造不一样的发展密码

字体:

  仿生荷叶竹编灯具产品——“浮莲”的设计模仿了自然界中浮莲的形态,在工艺上从传统编制技法出发,研究竹编编制组合的更多可能性,打破了传统竹编整齐划一的状态,营造出多层次的、丰富的展示效果,并结合现代生活空间与现代审美,以错落有致的组合方式展现。叶面设计选取了平编、三角孔编、六角孔编等不同的编制手法进行疏密有致的结合,部分叶面采取镂空编制技法,确保叶面有良好透光性。整个灯具采用倒置悬挂的方式进行陈列,人们行走其中,抬头间仿佛置身于星罗棋布的夏日荷叶当中。

  这幅作品的主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东坡笠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增。他23岁跟随父亲冯辉天学习东坡笠制作,全盘继承了父辈的手艺,并在传统的技法上继续钻研,不断提高制作的速度与精美度。

  说到东坡笠的未来,冯增超两眼放光。他侃侃而谈:传统的东坡笠是遮阳挡雨的工具,其造型独特、美观轻巧、坚固耐用,一般能用十多年,甚至更久。农家耕田插秧、牧牛割草,访亲赶集都戴东坡笠;甚至嫁女娶亲时,东坡笠也成了颇有门面的嫁妆礼品。

  但是东坡笠传统的遮阳避雨的功能正逐步减退。例如在星级酒店大雅之堂挂上东坡笠等传统的农家用品,配上“孤舟囊笠翁,独钓寒江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佳句字画,这是一种文化;靓女帅哥戴上东坡笠骑着摩托车去兜风、旅行、拍照,这是一种时尚;游人携妻带儿在农家乐租顶东坡笠,去田园里采摘瓜果或在鱼塘垂钓,体验农耕生活,这是一种乐趣。

  这是《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中讲的一个故事。

  全书讲述了29个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每一个都让人惊叹于这些艺术家的执着和难于想象的坚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笔者突然想到,散落在中国大地上这些自然遗产好比是一颗颗亮丽的珍珠,串起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同时,也树起了中华文化自信。

  而发现、传承和发扬,是对这些国家瑰宝的一场抢救。

  2016年,两者合作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致力于推动非遗可持续赋能与保护、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有近五百位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完成了学习、培训、乃至与大师的“一对一”共创。

  其实,一些非遗技艺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一定是因为它们曾经在某个历史时期,辉煌地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些传统手工艺不再是生活必需品,而自动生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和记忆。

  在《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一书中,几乎所有传承人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小众,曲高和寡,只有成为某一种技艺的大师才能解决生存问题。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熟的商业模式嫁接成熟的传统工艺必然会碰撞出火花。这比让传承人个体去做商业营销或是让商业品牌去研究传统技艺要行之有效的多。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泼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缩影,蕴含着我国各民族、各时期的独特文化内核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对于非遗来说,保护是前提,其核心和最终目的一定是寻求适应时代需要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让非遗技艺摆脱被保护的“帽子”,激发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纠错】 【责任编辑:廖国红】